梵思姬-Anny

勤能补拙某种程度上是成立的

绿茶表叔:

任何事情,天赋是唯一捷径,剩下的就只有勤快练习。达芬奇也不是学几天画就能名垂青史,连苹果的logo都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货却被我咬了一口。

少年有通病,求速成。不是眼高手低,就是手高眼低,我过去也是。

那时候我迷恋马良的画意摄影。坦白说,此前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我最不屑的就是摄影,认为其是刻板的复制真实,缺乏思考和想象。(当然那时候我年纪小,想法不成熟。)无意中见到马良的作品,惊艳于原来摄影是可以这么玩的,如画梦幻。于是我也玩起了相机,得益于早年修习美术,也有软件功底,还算顺手,也很快在网上有些小众追捧。洋洋自得下,没多久我便经常通过邮件把作品发送给偶像马良先生,希望得到他的指点。现在想来这是有多么不要脸。实际上那些所谓的作品构思极不成熟,手法上更都是拙劣的模仿。马良先生倒是耐心也热心和善,给了我一些意见和指导,话不多,然而受益匪浅。

现在我早已不玩摄影了,无法长期对于一件事投入热情是我性格上的短板,总之我做了别的事。现在我也到了先生当初的年纪,也不时有少年把文稿给我,希望能得到我的“点评”。这是对我抬爱,我非名家,也不吃这口饭,没资格去给谁做点评。我也确实没有当初先生那样的热心和耐心。很多次我耐下性子来,还是没法好好读完。从立意,题材,到手法通篇都是对我的模仿,(不是抬高谁也不是贬低谁,一个人对自己的路子最熟悉,模仿的迹象很容易辨别。)一个拙劣的赝品,根本让人没有兴致把玩。难道我要说,你这个模仿的不是很好,你应该这么这么来比较像?

模仿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几乎所有人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只是我希望少年不要太聪明,让自己笨一点,最好是笨到“闭门造车”,多看多想多做,磨出茧来,直到你自己对你的作品无可挑剔的时候,再去请别人来挑剔。如果你只学了三天画,是不必要也不应该急着寻求点评的,那是浪费别人时间也浪费自己时间。难道你指望抱着你学了三天画出来的畸形鸡蛋去画廊问能卖多少钱吗,岂不笑掉大牙?

不如笨一点,慢一点,本着一辈子就为了画好一个鸡蛋的“没出息”,先画一万个鸡蛋再说吧。

评论

热度(161)